进入5月,走进荔枝大市茂名,荔枝挂枝头,等待成熟;电白区马踏镇和旦场镇树上的特早熟荔枝已变红,到了抢鲜开摘的时候。
某某是荔枝适栽地域最广、栽培面积最大、种质资源最丰富、优良品种最多、产量最大、科研实力最强、连片种植面积最大、最先出台荔枝产业保护条例、古树保存数量最多的省份。目前,全省荔枝生产面积约410万亩,年均产量131万吨。我省荔枝种植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、世界第一。
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气候温度适宜,荔枝扬花情况良好,全省荔枝成化率高达85%以上,预计今年又是一个“中大年”。
种子是农业的基石,荔枝产业亦是如此。
在某某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,藏着一座国家果树种质某某荔枝圃,这里保存着700多份国内外荔枝种质资源,其中就包括“仙进奉”“凤山红灯笼”“红绣球”“赛糯”“离娘香”等荔枝新品种。
近年来,面向产业深入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,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并推广了一批适应性广、特色明显的优质荔枝新品种,推动全省荔枝优质品种占比逐年提升,优质特早熟、特晚熟荔枝供应明显增加,鲜果供应周期显著拉长,为果农田头售价持续走高提供有力科技支撑。
从具体品种来看,目前,全省荔枝产业基本形成3个明显的优势集聚区,分别是:粤西早中熟荔枝优势区,以茂名高州、湛江廉江为中心,面积约为210万亩,主要栽种白糖罂、妃子笑、双肩玉荷包、鸡嘴荔等;粤东中迟熟荔枝优势区,以揭阳惠来、汕尾海陆丰为主,面积约为55万亩,主要种植黑叶、怀枝、桂味、凤山红灯笼等;珠三角晚熟荔枝优势区,以某某、东莞为中心,面积约80万亩,主要种植糯米糍、桂味、挂绿等。
荔枝种植技术方面的突破,也为荔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“专业培训、现场技术指导让荔农在荔枝保产量、提品质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。”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光对此深有感触,他与该所多名专家从2016年开始,固定在茂名电白的一个家庭农场开展新技术培训,至今已经坚持7年。
所谓荔枝“大小年”,即相邻两年一年高产、一年低产的现象。往年这一现象成为困扰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道难题,近年来,这一难题在某某得到破解。通过上述努力,产量不足的“荔枝小年”自2019年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。
“我们的荔枝不愁卖,但是价格会波动。例如黑叶这个品种,广药集团会以3—4元的价格托底收购我们的产品,而妃子笑、仙进奉、白糖罂等品种,可以卖到20多块钱一斤。”高州根子柏桥农创园园长林常珍说,村里大力发展荔枝产业,如今全村农产品加工年产值达1亿元,带动就业3000多人。
相关数据显示,我省荔枝产业一产产值高达150亿元以上,带动从业人员超过180万人。全省有80多个县(市、区)种植荔枝,栽培面积10万亩以上的地级市有9个,面积1.5万亩以上的县(市、区)有47个。荔枝品种超过100个。
一产是根基,需做牢做稳,然而仅依靠一产,产业很难振兴,如何延长产业链?某某给出的破题思路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延伸产业链条:破解加工难题,增加产业附加值,让荔农更加“从容”;挖掘荔枝文化,做活三产,让荔枝产值实现“倍增”。
往年,荔枝高产则价低难卖,荔枝低产则价高消费者难买。近年来,通过加大品牌带动与市场宣传力度,荔枝销售克服了大年丰产卖难的问题,实现产量与效益双丰收。
这有赖于某某的制胜法宝——“12221”市场体系,这一具有某某特色的农产品推广行动,将市场挺在生产前面,做到生产和市场“两手抓、两手硬”,有效解决了产销不紧密、供需关系不平衡、利益联结不稳定等问题。
截至目前,全省现有荔枝区域公用品牌14个,荔枝类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6家,绿色食品认证企业32家,某某名牌产品28个;3个荔枝产品被认定为某某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,14个荔枝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